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大湾区滨海大气环境与气候背景站”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深成功举行

2023年7月13日,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大湾区滨海大气环境与气候背景站”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西涌天文台综合观测基地会议室举行。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远航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陈建民院士、北京大学胡敏教授、暨南大学邵敏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新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万齐林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杨新教授、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杨红龙正高级工程师等出席会议,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毛夏、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副台长罗红艳、大湾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王伟民作为特邀嘉宾参会,南方科技大学傅宗玫教授、朱雷副研究员、叶建淮研究员、沈惠中研究员、王辰研究员、李莹研究员、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刘爱明高级工程师、张春生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芳副教授等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远航院士、研究站负责人杨新教授共同主持。本次会议由南方科技大学主办,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协办。


杨新教授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能对研究站的建设情况进行指导。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毛夏发表致辞,表达了对研究站工作的支持和认可。随后,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远航院士共同为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大湾区滨海大气环境与气候背景站”揭牌。

 

image.png

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毛夏致辞


image.png

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毛夏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远航院士共同揭牌



      杨新教授对研究站的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依托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边界层观测平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空天地”综合性观测,希望能增强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促进大湾区“双碳”目标的落实。


image.png

研究站负责人杨新教授汇报


      共建单位负责人杨红龙从单位介绍、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未来规划三个方面进行汇报。目前拥有灾害天气、城市气候、环境气象三张监测网,这个网络设备齐全、覆盖范围广,可以进行长期、密集、连续性监测,为城市公共安全和规划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服务。


image.png

共建单位负责人杨红龙正高级工程师汇报


      研究站核心成员朱雷副研究员、叶建淮研究员以及李莹研究员,分别从含氟温室气体长期在线连续性监测、海陆交界昼夜边界层污染物垂直观测、海洋排放对大气化学与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汇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芳副教授作为开放课题代表,对大气细颗粒物吸湿性进行汇报。


image.png

核心成员朱雷副研究员汇报


image.png

核心成员叶建淮研究员汇报


image.png

核心成员李莹研究员汇报 

 

image.png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芳副教授汇报


      听取汇报后,学术委员会委员表达了对研究站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同时,从研究定位、数据共享、监测技术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远航院士指出,研究站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希望能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系统,对气候、气象观测进行更透彻、更深入的分析。


image.png

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远航院士听取汇报


 在认真听取学术委员会委员意见后,杨新教授进行总结性发言,非常感谢各位专家能现场指导工作,这对研究站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将会严格按照各位专家意见认真落实“双碳”目标,为大湾区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